close
典藏-今藝術4月2011第223期 暢銷雜誌2017
商品訊息功能
《典藏.今藝術》是一本以關懷當代藝術生態為宗旨的藝術專業期刊,
包括藝術家及創作、藝術評論及論述、美術史、展演空間、文化政策、
藝術市場……等等,都是我們常態關注的重要面向。在取材上,
台灣藝術生態的發展為我們的終極關懷,而由此推衍至與我們關係密切的華人藝術生態,
以及世界各國藝壇的現狀與趨勢,也很自然地成為我們關注的重要範疇。
在風格屬性上,我們希望提供給讀者的是真正經過組織與沈澱的優質資訊,
在每期的專輯與各項專欄、專文的策劃都是朝此方向進行。期能以深入淺出的內容,
對於國內藝術人才經驗與學識的累積與傳遞有所貢獻,
同時也能作為潛在藝術愛好者進入與享受藝術世界的橋樑。
非法之法——
當代藝術的政治技藝
2006當代藝術市場總回顧
單凡的工業風景
非法居留:謝德慶,1978-99年
威尼斯雙年展台灣館「非域之境」(ATOPIA)定調
倫敦當代藝術館「異形帝國」(Alien Nation)現場直擊
Co6台灣前衛文件展評論
商品訊息簡述
典藏-今藝術4月2011第223期
典藏-今藝術4月2011第223期 評價
網友滿意度:
不知道你們有沒有看雜誌的習慣
今天要跟你們推薦
典藏-今藝術4月2011第223期
看雜誌的好處就是可以多吸收最新資訊
各類的雜誌我都會看~
甚至我還會把喜歡的部分剪下來蒐集
推薦你們金石堂購買會比較划算喔!
通常會打折而且滿額免運滿方便的
這本書我自己也有購買~
分享給你們囉!
典藏-今藝術4月2011第223期
印刻文學生活誌4月2013第116期 ![]() |
如何選擇紫水晶洞文藝春秋 4月號2012 ![]() |
商品訊息功能
:
商品訊息描述:
李暉:藝術創作的最高境界是「無法」
記得幾年前在中央美術學院的校園內看到一輛被改裝過的雙頭吉普車,這件名為《改裝Jeep–順流逆流》的作品,出現在2003年中央美術學院學生的畢業創作展上,作品的創作者為李暉,那時他剛從美院雕塑系畢業。這件作品在當時正統教育氛圍下的美院,顯得有些格格不入,博得注目的同時也引發了不少爭議,甚至有美院老教授認為這是汽車修理廠幹的事,根本不能稱之為藝術。
談及這件作品,李暉如此說道:「那時的自己正處於青春萌動的狀態,攢著勁兒想要做自己想要的作品。」所以對於外界的褒貶,自然不太放在心上。而且由這件作品開始,李暉走上了自己的自由藝術之路。
在《改裝Jeep-順流逆流》之後,李暉創作了一系列由壓克力、LED燈、雷射、霓虹燈等為材質的裝置作品。這些作品中比較重要的有《佛龕》、《琥珀》、《輪迴》、《籠子》等,這些作品乍看之下都有著炫目的視覺感,細細琢磨卻又別具意味。比如《佛龕》,一艘軍艦的模型中隱藏著一尊藉由光亮即可顯現的佛像。在這件作品中,冷冰冰又不乏遊戲感,隱含著「善惡相互交融轉化的相對主義態度」;比如《輪迴》充分利用了各種新型材料,並且融入了雷射、煙霧等高科技元素,給人豐富的想像。在這一次次的藝術嘗試中,李暉逐漸將對於雷射的運用發揮到了極致。以致於大家提到李暉,總會順勢想到他的雷射作品。
雷射作品逐漸變成李暉的一個標誌,在一定程度上,雷射作品也成就了李暉。但是李暉卻開始對自己的創作狀態進行反思。在很多藝術家將被市場認同的符號作為自己的優勢和保護傘時,他卻開始擔心自己因為太擅長某樣東西而被大家定性,於是他開始尋找某種突破。
在近一兩年的作品中,我們可以看到李暉逐漸將視覺的光源因素在創作中淡化或抽離,他開始嘗試更多的藝術表現形式,藝術媒材也更加多元化,不鏽鋼、金屬等材質頻頻在他作品中出現。
儘管從外在視覺角度看來,李暉的近作與舊作有很多不同。但他告訴我們,他的藝術創作中有一條貫穿始終的精神主線,那就是他想探討兩個類似或毫無關聯的物體之間的融合或者掙扎、衝突等矛盾性。李暉說:「這條精神脈絡會隨著我的年齡增長,越來越清晰。」
藝如其人,誠然李暉的藝術創作的價值觀和他的思維方式是緊密相連的。李暉為人極其隨和,幾乎很少擰著勁、極端地看問題,他信奉「相對主義態度」的價值觀,非黑即白的絕對性對他並不適用,他的藝術就是他性格的最好詮釋。
只談藝術,不談技術
李暉是一個「70後」藝術家,如此年輕,卻能夠清晰地辨明自己的創作方向與脈絡,實屬難得,這與天賦與悟性密不可分。在他的藝術成就備受關注的同時,他也常常會聽到觀眾的如此疑問:你的作品不乏高科技的元素,創作的技術是如何解決的?人們似乎總是有著一種偏見與誤解,藝術家是幻想家,卻不是一個解決問題的專家。幸運的是,李暉以自己的實際行動打破了這種誤解,對他來說,技術從來不是一個問題。
李暉的腦子裡總是有著各種奇妙的想法,有時候現實中的一些小細節無意間就觸動了他,他也藉此創作出一件新作。有一次,他為了製作一件雷射作品,在工作室裡做實驗,忽然感覺一件物體倏然劃過。細心的李暉試圖去發現其中的緣由,後來他找到了答案,原來是一隻蒼蠅飛過產生的奇妙效果。於是他利用幾千隻蒼蠅和雷射創作了一件作品,蒼蠅飛起的時候,美輪美奐。
想法光怪陸離,作品實現時的技術解決方案也不盡相同,但他總有辦法解決。因為在他看來,藝術家不是科學家,如果利用現實的技術達不到,可以迂迴、作假象,而不用承擔合理的責任。
李暉是執著的,只要是成型的想法,他總是要千方百計把他實現,「不可能」這個詞,從來沒有出現在他的人生字典裡。他的執著還體現在對自我的要求上,他在藝術創作時面臨的最大痛苦不是做出來的作品不被別人認可,而是做出來的作品不是自己真正想要的。
我們很難想像一個自我要求超級嚴格的藝術家,會容忍自己的藝術創作日復一日地重複。在李暉看來,一個人長時間讓自己停留在一個狀態是相對安全的,因為改變經常與風險相伴,但是這種狀態的停滯,卻是李暉所不能容忍的。因為對他來講,自我挑戰的道路雖然伴隨著掙扎與糾結,但這才是一個真正的藝術家應該有的態度。
所以李暉總是在路上,不斷尋找觸動人心的東西,並琢磨著如何將其以最好的方式呈現。在他看來,一個好的藝術家應該用盡量簡單的方式呈現出非常飽滿的精神,藝術創作的方式多種多樣,但最高的境界是「無法」,這也是李暉的終極目標,他一直在朝著這個方向邁進。
「不確定的真相」
下一站,李暉的目的地是台北當代藝術館。4月29日,李暉即將在那裡舉辦「不確定的真相」個人作品展。關於這個展覽,李暉提到:「2008年,我第一次到台北,在一個畫廊辦個展,當時台北當代藝術館的館長石瑞仁看到我的作品,就有意向合作一個展覽。」展覽醞釀了好長時間,但真正確定下來是在去年的4、5月間。近一段時間,李暉都在為了這個展覽忙碌著。
談到即將舉辦的展覽主題「不確定的真相」,李暉這樣說道:「這個主題的擬定不是針對某個特殊事件,而是和整個社會大背景息息相關,近幾年社會蓬勃發展,隨之而來有很多的現實問題。」正如李暉自己所言,他的作品一直以來就不是批判現實的基調,但我們也不能否認李暉的作品中包含這樣的元素:「通過不斷去碰觸現實環境中所充斥的種種不確定的社會現象,通過營造視覺和觀念的雙重碰撞,來提示中國所面臨的特殊現代性困境,以及時間的流逝、生命的無常。」這也契合了李暉一直以來對於生死等相對永恆的命題進行持續關注的藝術狀態。
除了與現實環境中所充斥的種種不確定的社會現象想吻合,展覽主題「不確定的真相」同時也從精神內涵上揭示李暉貫穿始終的精神脈絡,即營造兩個物體之間的關係,或融合,或衝突,觀眾可以根據自己的觀看與經驗進行想像。
在即將舉辦的李暉個展「不確定的真相」中,他將呈現十餘件作品,其中有頗具代表性的壓克力、雷射等材質的舊作,也會有大型鋁塑板、鋁板、鐵為材質的裝置全新亮相。這批新作也是李暉針對台北當代藝術館的展館情況量身創作的。
對於即將揭開神祕面紗的新個展,李暉說:「這也許會令大家有些許驚訝的感覺,但這不是目的,我只是希望讓大家看到一個藝術家還想努力去實現自己的藝術理念,這就夠了。」對於如今的李暉來講,視覺上的強烈與炫目不是他的關注點,他想努力在作品的精神層面走得更遠。
當代藝術只能參悟
掐指一算,距離李暉的畢業創作《改裝Jeep-順流逆流》誕生的年份,已過去了近十年的時間。近十年的時間,他一直執著地透過自己的努力呈現一批批具有創新性和豐富精神內涵的作品。他的作品一直在變,但李暉堅持獨立思考、不斷創新的創作理念沒有變,一如他的執著,始終如一。
對於李暉來講,當代藝術沒有定義,只能參悟。作為一個中國當代藝術的踐行者,李暉的參悟之路還在繼續……
《典藏.今藝術》是一本以關懷當代藝術生態為宗旨的藝術專業期刊,
包括藝術家及創作、藝術評論及論述、美術史、展演空間、文化政策、
藝術市場……等等,都是我們常態關注的重要面向。在取材上,
台灣藝術生態的發展為我們的終極關懷,而由此推衍至與我們關係密切的華人藝術生態,
以及世界各國藝壇的現狀與趨勢,也很自然地成為我們關注的重要範疇。
在風格屬性上,我們希望提供給讀者的是真正經過組織與沈澱的優質資訊,
在每期的專輯與各項專欄、專文的策劃都是朝此方向進行。期能以深入淺出的內容,
對於國內藝術人才經驗與學識的累積與傳遞有所貢獻,
同時也能作為潛在藝術愛好者進入與享受藝術世界的橋樑。
非法之法——
當代藝術的政治技藝
2006當代藝術市場總回顧
單凡的工業風景
非法居留:謝德慶,1978-99年
威尼斯雙年展台灣館「非域之境」(ATOPIA)定調
倫敦當代藝術館「異形帝國」(Alien Nation)現場直擊
Co6台灣前衛文件展評論
商品訊息簡述
:
- 刊別:月刊
- 級別:普遍級
- 出版社:典藏
- 出刊日:2011/3/31
- 出版地:台灣
- 語言:中文
典藏-今藝術4月2011第223期
文章標籤
全站熱搜